您好,欢迎来到三六零分类信息网!老站,搜索引擎当天收录,欢迎发信息
免费发信息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 丽江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保订单拓融资 外贸企业帮扶措施加速汇集

2020/6/14 14:34:53发布232次查看
本报见习记者 徐贝贝 从停工停产无法完成订单,到海外疫情蔓延订单陆续被取消,今年上半年,不少外贸企业处境艰难。现在,在政策扶持下,有些企业已经迎来转机。 疫情的发生让长期出口厨房塑料用品的生产企业——浙江双马塑业看到了内销的机会。记者从海关总署了解到,由于海外市场不振,公司转而发力国内市场,线上线下并行销售。2019年,公司销售额达2.38亿元,其中内销额仅占17%,而今年4月份仅一个月时间,公司内销额就达到1200万元。 商务部数据显示,4月份出口企业内销额增长17%。近日,外贸企业又迎来政策支持。6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就稳外贸作出部署,支持适销对路出口商品开拓国内市场,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和应收账款、存货、订单等质押融资支持力度。 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海外疫情蔓延,我国外贸运行有所恢复但还处在困难时期,尤其是中小微外贸企业面临较大困难。鼓励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以及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是保就业、保民生和保市场主体的必要举措。 打通国内市场销售渠道 实际上,对于长时间专注出口业务、很少涉及内销市场的外贸企业来说,出口转内销并不容易。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存在标准认定、市场开拓以及品牌认可度等问题。政府需要进一步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指导,帮助企业降低内销成本。 酒香也怕巷子深。迈过产品标准门槛后,销售成为很多外贸企业跨进国内市场的“拦路虎”。 “外贸出口主要是订单式销售,转向内销后有的企业缺少市场销售渠道,对市场准入、销售、结算等规则不熟悉,争取国内订单比较困难。”李建军表示,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帮助出口企业牵线搭桥,搭建平台拓展销售渠道,特别是要做好宣传,推动内销规模化、品牌化,更好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 据悉,阿里巴巴1688已经开设数字化“外贸专区”,计划年内帮助50万家外贸企业实现2000亿元内贸线上批发交易,三年内为100万家外贸工厂打开万亿元内需市场。 针对促进出口转内销,商务部从降低企业内销成本,指导地方及各商业协会加强政策宣传和产销对接,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用好产销对接平台,以及拓宽线上合作渠道、引导外贸企业与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加强合作四方面来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订单减少,随之而来的就会出现资金周转紧张问题,此时加大对外贸企业金融支持刻不容缓。庞超然表示,要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降低对企业融资抵(质)押的相关要求,完善存货、订单抵(质)押认定标准,同时,加大对应收账款融资的支持力度,减轻上下游占款负担,切实发挥金融服务外贸持续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 广东是我国外贸第一大省,在支持外贸企业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尝试。记者从广东银保监局获悉,该局引导银行业推出“贸融易”“跨境贷”“出口通”等创新产品,并推动进出口银行广东分行安排100亿元抗疫专项贷款额度。4月末,辖内(不含深圳)外贸企业各项贷款同比增长29%,贸易融资总量同比增长76%,贷款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约0.4个百分点。 谈及金融如何进一步纾困外贸企业,李建军表示,在出口方面,加大涉外业务减费让利力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降低进出口合规成本,纾困外贸产业链。在贷款支持方面,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延期还本付息、无还本续贷、增加信用贷款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恢复生产保订单。 多措并举稳企业 关于未来我国外贸走势,专家普遍认为,目前还存在较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但我国外贸发展的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 针对稳外贸,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围绕支持企业增订单、稳岗位、保就业,加大信贷投放,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降低进出口合规成本,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加快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提升国际货运能力等。 稳外贸的最终着力点是稳企业,多措并举为企业纾困。庞超然表示,当前,外贸发展存在海外需求不足、需求不稳等问题。要推动企业继续开拓国际市场,同时,鼓励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用足用好国内市场发展红利。在金融支持方面,要围绕外贸产业实际情况,在抵(质)押品认定、供应链融资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另外,还要提升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降低保险费率等。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金融时报》记者,稳外贸最根本的是要稳外贸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在全球经济贸易面临衰退的形势下,要保持中国外贸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所占的份额稳定甚至有所上升,这就需要政策扶持外贸企业正常运转,不断促进产品质量、外贸结构优化升级,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保持相对优势乃至地位提升。   本报见习记者 徐贝贝
  从停工停产无法完成订单,到海外疫情蔓延订单陆续被取消,今年上半年,不少外贸企业处境艰难。现在,在政策扶持下,有些企业已经迎来转机。
  疫情的发生让长期出口厨房塑料用品的生产企业——浙江双马塑业看到了内销的机会。记者从海关总署了解到,由于海外市场不振,公司转而发力国内市场,线上线下并行销售。2019年,公司销售额达2.38亿元,其中内销额仅占17%,而今年4月份仅一个月时间,公司内销额就达到1200万元。
  商务部数据显示,4月份出口企业内销额增长17%。近日,外贸企业又迎来政策支持。6月9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就稳外贸作出部署,支持适销对路出口商品开拓国内市场,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和应收账款、存货、订单等质押融资支持力度。
  中商智库首席研究员李建军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海外疫情蔓延,我国外贸运行有所恢复但还处在困难时期,尤其是中小微外贸企业面临较大困难。鼓励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以及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是保就业、保民生和保市场主体的必要举措。
  打通国内市场销售渠道
  实际上,对于长时间专注出口业务、很少涉及内销市场的外贸企业来说,出口转内销并不容易。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员庞超然在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存在标准认定、市场开拓以及品牌认可度等问题。政府需要进一步推动营商环境改革、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指导,帮助企业降低内销成本。
  酒香也怕巷子深。迈过产品标准门槛后,销售成为很多外贸企业跨进国内市场的“拦路虎”。
  “外贸出口主要是订单式销售,转向内销后有的企业缺少市场销售渠道,对市场准入、销售、结算等规则不熟悉,争取国内订单比较困难。”李建军表示,这就需要有关部门帮助出口企业牵线搭桥,搭建平台拓展销售渠道,特别是要做好宣传,推动内销规模化、品牌化,更好满足国内消费者需求。
  据悉,阿里巴巴1688已经开设数字化“外贸专区”,计划年内帮助50万家外贸企业实现2000亿元内贸线上批发交易,三年内为100万家外贸工厂打开万亿元内需市场。
  针对促进出口转内销,商务部从降低企业内销成本,指导地方及各商业协会加强政策宣传和产销对接,扩大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实施范围,用好产销对接平台,以及拓宽线上合作渠道、引导外贸企业与国内大型电商平台加强合作四方面来帮助外贸企业拓展国内市场。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
  订单减少,随之而来的就会出现资金周转紧张问题,此时加大对外贸企业金融支持刻不容缓。庞超然表示,要进一步引导金融机构降低对企业融资抵(质)押的相关要求,完善存货、订单抵(质)押认定标准,同时,加大对应收账款融资的支持力度,减轻上下游占款负担,切实发挥金融服务外贸持续健康发展的积极作用。
  广东是我国外贸第一大省,在支持外贸企业方面进行了许多创新尝试。记者从广东银保监局获悉,该局引导银行业推出“贸融易”“跨境贷”“出口通”等创新产品,并推动进出口银行广东分行安排100亿元抗疫专项贷款额度。4月末,辖内(不含深圳)外贸企业各项贷款同比增长29%,贸易融资总量同比增长76%,贷款平均利率较年初下降约0.4个百分点。
  谈及金融如何进一步纾困外贸企业,李建军表示,在出口方面,加大涉外业务减费让利力度,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降低进出口合规成本,纾困外贸产业链。在贷款支持方面,加大信贷支持力度,通过延期还本付息、无还本续贷、增加信用贷款等多种方式,支持企业恢复生产保订单。
  多措并举稳企业
  关于未来我国外贸走势,专家普遍认为,目前还存在较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但我国外贸发展的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长期向好的发展趋势没有改变。
  针对稳外贸,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围绕支持企业增订单、稳岗位、保就业,加大信贷投放,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降低进出口合规成本,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加快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发展,提升国际货运能力等。
  稳外贸的最终着力点是稳企业,多措并举为企业纾困。庞超然表示,当前,外贸发展存在海外需求不足、需求不稳等问题。要推动企业继续开拓国际市场,同时,鼓励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用足用好国内市场发展红利。在金融支持方面,要围绕外贸产业实际情况,在抵(质)押品认定、供应链融资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另外,还要提升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降低保险费率等。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告诉《金融时报》记者,稳外贸最根本的是要稳外贸企业的国际市场份额。在全球经济贸易面临衰退的形势下,要保持中国外贸企业在全球市场中所占的份额稳定甚至有所上升,这就需要政策扶持外贸企业正常运转,不断促进产品质量、外贸结构优化升级,在国际贸易竞争中保持相对优势乃至地位提升。
来源:金融时报 

丽江分类信息网,免费分类信息发布

VIP推荐

免费发布信息,免费发布B2B信息网站平台 - 三六零分类信息网 沪ICP备09012988号-2
企业名录